讀書心得:英國巴菲特教你投資A+股
書名:英國巴菲特教你投資A+股
原文作者:Keith Ashworth-Lord
出版社:Smart智富
對於企業的價值評估,比較像是一門藝術,而不是科學,在於辨識、理解關鍵變數,判斷它們的可預測性。如果不具可預測性,就結束這個案例,繼續尋找下一個。如果具可預測性,就能夠做價值評估,尋找值得投資的範圍 (因為企業真正的價值是不可預測,只能推估可投資的"範圍",而不是某一個特定的價位。)
評估價值的會計模型:
1. 本益比 (Price to Earnings Ratio, PER):
是最廣泛使用的倍數價值評估比率。本益比可以想成,假設企業的盈餘穩定不變,必須花多少年才能賺回投資的金額,或是投資人願意用幾倍的本金去賺企業的每一塊錢淨利。
例如 投資人以每股590的價格買入每股盈餘為24元的台積電,本益比是 590/24 = 24.58 表示如果台積電EPS穩定為24,需要花24.58年才能賺回590元。或是投資人願意為台積電的每一塊淨利付出 24.58元。
影響本益比除了企業本身是否能穩定獲利,經濟因素像是通膨率與利率,也會影響未來盈餘的淨現值。當通膨率越高,或是利率越高,就會降低企業的盈餘價值,投資人願意付出的本益比倍數也會跟著降低。
本益比的問題是
1) 企業的獲利可能不穩定,因此沒有穩定的本益比區間
2) 本益比是單點的評估,無法用來評估企業的獲利成長性
2. 本益成長比 (Price-Earning Growth Factor, PEG):
是Jim Slater在「祖魯法則(The Zulu Principle)」提出的概念。本益比只是單一面向的數值,本益成長比則是納入了盈餘的成長性。
如果一家企業本益比為10倍,盈餘成長率是30%,本益成長比PEG就是 10/30% = 0.303。盈餘成長率如果越高,PEG就會越低
根據Jim Slater的概念,本益成長比最好是<1,理想數值是<0.75。
本益成長比的問題是,
1) 有特定的使用區間:當本益比越高,PEG評估的效果就越不好。Jim Slater認為PEG評估比較適合本益比落在12X~20X,每股盈餘成長率在15~25%之間。
2) 僅評估1年的成長,因此只能捕捉到企業短期內的收益能力
3. 價值評估的經濟模型
最常用價值評估技術是折現現金流量模型 (Discounted Cash Flow, DCF)
「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,就是該企業在其未來所能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總和。」— 巴菲特
折現現金流量模型是假設企業"長期成長率"有一個"穩定狀態",將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回淨現值。如果計畫持股5年,計算5年期間的現金折現,買賣的時候,就等於變現得到的資產價值,或稱為終極價值terminal value或殘餘價值residual value。
DCF模型的缺點是
1) 依賴假設:各種假設 (預測現金流量、折現率、成長率) 具有主觀性。企業經營和市場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,因此估值需要不斷地依據最新的訊息修正。
2) 關注的是長期價值,較不適用於短期投資
小結:可以依據個人投資習性與需求,輪替使用各種評估價值方法。
投資組合管理
- 安全邊際
- 風險與多元化
- 何時賣出
作者決定投資就會以企業的經營績效,而不是(短期)股價來判斷投資成功與否。長期持有以保持低投資組合周轉率,降低稅務與摩擦成本。只有出現以下任何一項理由,才出售投資組合
1. 犯錯:(企業營運)實際情況不如原先設想,趕緊承認停損
2. 永久惡化:企業經營、成長前景或管理品質出現惡化
3. 換手:當發現另一項優越的投資,或許會選擇換手
4. 資產價格過度膨脹(泡沫):投資企業的價值,在短期配明顯高估,且與過去與同業相比,達到荒謬的高價位
5. 黑天鵝經濟事件,導致經濟景氣全面惡化
小結:作者強調集中投資充分了解的卓越企業(企業評價、風險控管)、買進能比付出金額更好的價值(安全邊際)、買進並長期持有(減少摩擦成本)、讓企業業績證明投資的成功,而不是股價(長期投資)。這些原則,與現代投資理論強調的多元配置、分散投資不同,卻是有意於投資企業個股並獲取超額報酬的alpha投資人很值得學習的觀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